文化活动趣谈三清三清山道教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红色文化名人名言神话传说三清山游记三清山生物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三清山文化>> 神话传说

朱元璋开国玉玺秘藏三清山记

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总有一些章节,如同星辰般璀璨而又诡异神秘,引人无限遐思念想,挥之不去。明朝初期,那场震惊天下的叔夺侄位的所谓“靖难之役”,不仅改写了大明的命运轨迹,历史走向,同时也留下了一段关于权力、忠诚与秘密的传奇故事。

在这个变故中,我们通过蛛丝马迹探索,文物留存密码破解,深入了解朱棣攻陷南京后,宫中火起,建文帝朱允炆和朱元璋遗留下的九枚传国玉玺一同失踪,辗辗转转,最终藏匿于三清山的离奇经历和传说。

建文帝和他的玉玺一起失踪,最终藏匿在三清山哪个角落?历史上众说纷纭,已然成为中国四大历史迷案之一。

话说公元1399年,风云突变,夺权内战烽火燃起。大明王朝的天空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笼罩。朱元璋二子,镇守北方的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名号,举兵反叛,誓要推翻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这场战争,朱棣称“靖难之役”,历时四年,战火遍布中原,无数生灵涂炭。最终,在公元1402年的那个农历六月十三日的凌晨,朱棣率军攻破了南京城的坚固城墙,建文帝的皇位轰然崩塌。

国不可一日无君。就在朱棣要登基坐上皇帝宝座,需要传国玉玺诏告天下之际,一个不祥的消息如同炸雷爆响——建文帝与太祖朱元璋所留下的那九枚玉玺,竟然一同失踪了!

这九枚玉玺,分别是:皇帝奉天之宝、皇帝之宝、皇帝行宝、天子之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制诰之宝、敕命之宝。

还有一方中国最大的玉玺,据说当初朱允炆还是太子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有个神仙托梦给他,让他即位后要造一方青玉国玺。朱允炆后来即位后,从西域过来一队使团,在雪山之上,发现一块青玉,方逾二尺,质理温润,使者便将此当做祥瑞之物贡献给了建文帝。当晚,建文帝夜宿后宫,又做了两年前相同的梦!朱允炆惊异不已,随即命人将那块青玉雕琢成了一方大玉玺,命名为“凝命神宝”。

这些玉玺每一枚都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尊严,是大明皇权的象征,百姓信仰的图腾。它们的失踪,无疑为这场政变增添了几分扑朔迷离而又不太正统的篡位色彩。

话说回来,面对朱棣大军的步步推进,形势岌岌可危。建文帝深知大势已去,但他不愿束手就擒,坐而待毙。在深夜的皇宫中,他凝视着那些代表皇权的玉玺,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这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太祖爷爷的寄托,现在却要断送在他的手里了。他深知,这些玉玺落入朱棣之手,必将助长其野心,篡位当皇帝的合法化,使大明忠臣、百姓心寒和不可接受。

在程济等人出谋划策下,建文帝做出了一个无奈的决定。他秘密召集了几位忠诚的心腹,将这九枚玉玺分装于九个特制的铜匣之中,以及一些金银财宝,派他们各自寻找安全之地藏匿,以待将来有朝一日重振大明,能重掌国印。而他自己,则从奉天殿大梁上取下太祖爷爷朱元璋早就给他准备好的,临大难去开启的铁箱子,里面竟然是一副袈裟和度牒,类似于通行证或当今身份证之类的证件,建文帝这才知道,原来这是天意。赶忙削去头发,换上僧衣,在夜色的掩护下,带着杨应能、叶希贤、郑洽等一帮忠臣和死士,乘着烈火浓烟,宫中大乱之机,悄然钻进西华门地道,匆匆离开了皇宫,一帮人马在神乐观会合后,随建文帝逃亡生天,从此下落不明。

在众多的藏宝地点中,有一位外号叫玉山樵的心腹,选择了三清山作为他的藏宝目的地。三清山,位于江西上饶玉山和德兴交界处,云雾缭绕,峰峦叠嶂,仙风道境超然。自三国吴时葛天师葛玄开山以后,便是道家不可比肩之圣地。此处顺便着重纠正一下,三清山是葛玄开山,而非讹传的葛洪开山。当时的三清山,因山势极为险峻,人迹罕至,十分隐秘,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他深知,这样的地方最适合藏匿如此重要的宝物。

历经千难万险,他终于将装有玉玺的铜匣藏匿于三清山的一处隐蔽洞穴之中,直到建文帝晚年隐到三清山建宫筑所,才按照建文帝的口谕,分开藏匿于三清山的“藏竹之所”等各处。并刻下“天宝石、玉印石、碧玉岩、藏宝图”等密码信息,留下一系列只有特定人才能解读的线索,以便将来有人能破解找到并取出这些玉玺。

岁月流转,转眼数百年过去,三清山的秘密如同被时间遗忘的珍珠,静静地躺在历史的尘埃之下。然而,关于那九枚玉玺的传说却从未真正消失,它们如同幽灵一般,在民间流传,成为无数探险者和寻宝者梦寐以求的宝藏。 三清嶕书于2024.7.28

热线电话:0793-8118873 18079312866
三清山旅游信息查询公益平台,图文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