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活动趣谈三清三清山道教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红色文化名人名言神话传说三清山游记三清山生物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三清山文化>> 神话传说

建文帝终老于三清山

编者按:

悠悠青山话历史,潺潺流水哺佳人。昄大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历史名人众多。其中杰出代表有:宋代精通天文地理的勘舆学家傅伯通;献《皇极元元集》于元世祖的训诂学家、哲学家傅立;明代重建三清宫、开发三清山的王祜等。宋、元、明代进士有李钦、傅伯通、程坦、程中正、王渭、程潜、程时彦、傅贵全、程崧等。明、清代有举人李江、李珊、李洪、程洸、舒朴、傅赤、王运隆、李锡圭等。历代创办书院,宋代持盛。王渭于宋嘉定年间(1208——1224)在港首新村创办南山书院;李思正于宋末在昄大创办靖翁书院。据《旧县志》记载,元代14都人傅立建“初庵书院,以惠后学”;13都人黄棠,“官本县教谕,督建书院,教养人材,文风丕振”;清代13都人李三阳,“建塾延师,多所成就”。

上期,我们说到景阳族长王璁拜会建文帝,王祜开山治观,后面还发生了什么?本期,我们把后续的故事全部补上,赶紧滑动手机看看吧~

三清道观得重建,建文帝终老于三清山


为铭记建文帝的功绩,彰显建文帝皇威,王祜亲手书写两副楹联“云路迢遥入门尽鞠躬之礼,天颜咫尺登堂皆俯首之恭”,“一统大明祝皇祚於百世千世万世,三天无极存道气於玉清上清太清”。楹联镌刻在大殿两侧,昭示“天颜”近在咫尺,尔等必须俯首鞠躬行礼,说明王祜当时对建文帝的崇敬之心,同时也暗示建文帝就在三清山。

三清道观建成后,建文帝以道士“詹碧云”的身份主持道观,并继续投身于三清山的续建工程,掘塘、修路、筑桥、建塔,依山布景,雕镂山岩,毕生殚心竭力投身于三清山的千秋大业。

建文帝隐居三清山并非风平浪静,朝廷搜索他下落的脚步从未停歇。据《德兴县志》和《延溪王氏宗谱》记载,明景泰年间,时任南京兵部尚书、县人孙原贞到三清山游玩,面对风光无限的大山惊叹此山“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不过依我们族人之见,孙尚书此番游山怕是明为赏景,实为查找建文帝下落。好在王祜及族人机智应对,使得孙尚书无功而返。行前他特意为三清道观题写“三清宫”匾额,下山后又为王祜隐居亭院题额“颐乐”二字。

孙尚书真的是没有察觉建文帝踪迹?还是被王氏族人真情打动?又或是对建文帝产生怜悯之心,故视而不见?我们不得而知。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无疑让建文帝忧心忡忡,心绪难平。思索再三,他提笔写了一个“氶”字,王祜找人刻在三清山,此字说是“永”却少一小点,也许是再回京城的梦就此破灭。弃子已定,这剜心的一“点”,连同那心酸的泪水一起埋在心里。当然,他写这个字的真实想法无人知晓,至今仍是个谜。

建文帝写这个字后的细微变化,王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身为庶人有心无力。为使建文帝能宽心度日,王祜特意在三清宫前掘塘三口,并不远千里亲自到杭州花重金购买五彩锦鲤投放在池中,供他观赏。

年与时驰,建文帝在磨难中步入垂暮之年,他深知京城是永远回不去了,不如死后埋在三清山,与青山为伴,与王氏族人永久为邻。王祜按建文帝的要求,在三清福地选了块最好的地块,取名为“螣岗”,挑选了最好的工匠按明代皇家陵墓规制,建造了一座规模空前的大墓,成了他最后的归宿。

一代帝王在大山深处度过了他的余生,是非功过且不评说,但他对三清山建设的贡献,王氏族人铭记在心。为使建文帝能在九泉之下得以安息,从此不再受外界干扰,王祜按景阳族长当年的办法,用“詹碧云”代替建文帝的姓名刻在墓碑上,并将建文帝殒卒时间做了顺沿改动,大墓也不准绘入族谱图册。王祜的聪明之举瞒过了朝廷漫长的寻査,也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一个千古谜案。作为后人,不得不佩服先祖的过人智慧,尤其是建文帝危难之时,敢于冒着可能株连九族的风险,义无反顾、勇于担当。

建文帝的死给了王祜带来了沉重打击,他除继续完成未完成的事业外,一有时间也潜心习道,以至后来“德道趣深”。终因山上条件艰苦,多年劳累,积劳成疾,与两个兄弟先后离世。后人按王祜遗嘱,逝世后将他就近埋葬在建文帝墓旁,践行了他生前最崇高的诺言,与建文帝生死相守这青山绿水。王祜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那百折不挠的精神,是我们三清王氏族人的骄傲,也是我们永远的楷模。

几百年过去了,人们也许已经渐渐淡忘了那段曾经辉煌的历史。假如你有机会重新沿着当年景阳族长、建文帝、王祜等先祖无数次攀登过的那条从天龙山通往三清山的崎岖山路,穿越回六百多年前先人留下的轨迹,那么请顺着延溪河上行数里,你会看到两山对峙中一股瀑布飞流直下,冲刷出一个深深的水潭,建文帝多次上下山时曾经歇息沐浴,人们称之为“龙腾”,他徒手爬过的山岭,大家叫它“皇徒岭”,建文帝上下三清山躲过大雨的岩石,被叫作“碧玉岩”(也叫避雨岩)。一次大雾迷茫不得行,就岩下而眠,族人把这里称为“皇驾岩”。清朝诗人余朝楷听闻这段趣谈后,即兴赋诗一首,诗云“王家岩下眠,西华台上睇岚光映白日,碧云蒸香气”。

随着时间流逝,这一切已经淡出人们的记忆,曾几何时在不知不觉中,“皇徒岭”被叫称“黄土岭”,“皇驾岩”变成“王家岩”,沿山雕琢的精美神像和那些屹立在三清山的建筑以及“碧玉岩”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仿佛无声地在诉说着那段鲜为人知的辉煌历史故事。

热线电话:0793-8118873 18079312866
三清山旅游信息查询公益平台,图文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