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上饶德兴市交界处,为怀玉山脉的主峰,自古享有“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之殊誉。三清山中有玉京峰、玉华峰、玉虚峰3座山峰,因三峰峻拔,犹如道教所奉的3位天尊玉清、上清、太清列坐其巅,故而得名。2008年,三清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三清山北山有现存完好的道教古建,从登山处步云桥直至天门三清福地,共有宫观、亭阁、石刻、石雕、山门、桥梁等200余处,道教建筑遍布全山,其规模与气势可与四川青城山、湖北武当山和江西龙虎山媲美。因此,三清山有“露天道教博物馆”之称。
历史上,三清山的兴衰沉浮始终与道教的兴衰密切相关。
三清山道教文化始于葛洪。据史书记载,东晋著名道教领袖葛洪曾上三清山结庐炼丹,著书立说,宣扬道教教义。葛洪在三清山炼丹的具体年月虽然已不可考,但他作为道教的继承者与开拓者到过这座大山,在三清山及周边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由于葛洪的“仙迹”所至,加之唐宋以来道教的兴盛发展,三清山各种道观建筑相继而起,当地的老百姓上山朝圣者也年甚一年。至今,山上还留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炼丹炉的遗迹。尤其是那口丹井,历时1000余载,依然终年不涸,其水汪洌味甘,被后人称之为“仙井”。
时至唐朝,道教被朝廷奉为国教,道长们穿行往返于大江南北,三清山的道教也随之兴盛起来,香火不断,朝山香客络绎不绝。其后,道长们将化缘所得,在葛洪结庐炼丹之处营建了三清山上第一座道教建筑——老子宫观,进一步巩固了三清山在道教史上的重要地位。
北宋真宗笃信道教,奉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此时,在三清山一带开始出现成批的道教建筑。道长们为了纪念葛洪开山之功,在山上建起了葛仙观,观中供奉“葛仙翁”石像。同时建起的还有三清观、福庆观、灵济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道长们在天门峰的悬崖之上,用天然花岗岩砌成一座六层五面的风雷塔,此塔历尽千年风雨,至今巍然不动,被誉为三清山上道教建筑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元时,道教进一步受到重视。此时三清观内出现了信奉全真派的道长(出家),他们专门从事道教活动,多时达几十人;更多的道长则信奉正一派(不出家),他们受道教经典戒规约束,谙熟各种醮祷仪式,在民间从事道教活动。据元人鲁起元在《游三清山记》中记载,此时三清山正在大动土木,扩建三清观。观内供奉石刻石仙君、葛仙翁、李尚书、金童、玉女、潘元帅神像;山上景物、地点也以道教称谓命名,如仙人桥、雷公石、判官石等。由此当时三清山道教的兴盛可见一斑。
明太祖朱元璋特别推崇道教,封张天师为“正一教主”,江西贵溪的龙虎山遂成为全国道教活动中心。三清山距龙虎山仅150公里,其教务活动几乎都是直接在张天师的主持下进行的。此时山上朝拜之风极盛,散居于赣、浙、皖、闽的道长和信徒,每年的农历八九月份都要组织香会。他们结队而行,以三清神像和旌旗开道,点燃香烛,抬着猪牛羊各种祭品,并鸣三眼铳助威,配以鼓乐,浩浩荡荡向三清山进发,每日多则上万人,少则几千人。至景泰年间(1450-1457年),三清山上已经建起龙虎殿、羽化坛、玉零观、纠察府、演教殿、九天应元府、潘公殿、方壕上、天门石坊、飞仙台等建筑,并改建三清观,易名三清宫。
明代三清宫的建造一反常态,十分独特,充满玄虚神奇色彩:朝向由原三清观的坐北朝南改为坐南朝北;形制由三清观的单进改为前后两进,前殿后阁;建材为山上的花岗岩,整个殿内梁、柱、墙、池、门均以花岗岩琢磨、铺造,镶嵌得严丝密缝。宫内神像道、佛兼容,和谐共处一堂。前殿为三清殿,供奉道教玉清、上清、太清3位天尊,后阁为观音堂,中间供奉观音塑像,两旁供奉佛教十八罗汉塑像。
今天,我们在三清山依然可以十分完整地看到明代中期的道教文物,领略历史上的三清山道教文化。同时,由于开发者、建设者和管理者们的精心打造,三清山进行了全新修缮,古老宫观焕发出新的容颜,道教文化内涵进一步得到了挖掘。